5月7日,艺术学院在三教A333会议室召开以“聚焦思政课程建设,推动课堂教学改革”为主题的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会。本次分享会由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王珊珊主讲,题目为《课堂上“讲好中国故事”:课程思政的破局与创新》。学院专任教师参加,副院长赵爱华主持分享会。
会上,赵爱华强调了课程思政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。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,艺术专业课程需打破传统教学局限,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,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,助力构建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格局。
王珊珊从“课程思政做什么”“课程思政怎么做”“课程思政案例”三方面展开分享,提出“融合、自然、协同”三个核心要点,强调将中国故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、革命精神、时代发展成就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。通过艺术作品赏析、创作实践等环节,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灵。针对 “课程思政怎么做”,她围绕“破局”与“创新”进行详细阐述,并以大三年级《影视编导》课程的“空间场面调度”为例,详细讲解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、丰富教学资源、明确教学目标,最终讲好中国故事。
此次分享会为艺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,不断创新育人模式,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,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。

来源:苗佳
初审:赵爱华
复审:付钰涵
终审:刘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