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6 月 27 日上午 8:30,艺术学院在三教A333会议室召开 2025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工作会。与会人员包括学院教学分委员会委员、教学督导、各专业负责人及教学秘书,教学分委员会对环境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等六个专业的 2025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集中审核。
此次培养方案审核工作以 “突出时代性、系统性、特色化” 为三大核心原则,各专业团队通过走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,深入调研行业需求,结合 AI 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,历经多次研讨与论证,形成了全新的培养方案。方案聚焦 “五育融合”,强化 “厚基础、强实践、重能力” 的培养模式,旨在培养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会上,各专业负责人围绕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与特色进行汇报,就课程设置的科学性、实践环节的连贯性、AI 技术融入的深度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。环境设计专业构建了 “技术层渗透→创作层重构→产业层反哺” 的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,新增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、BIM 建模应用技术等课程,深度融合 AI 技术与设计创作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则优化课程结构,新增 “民族纹样采集与重构”“数字艺术设计” 等课程,强化地域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创新能力培养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推出 “双轨渐进式结构”,将《非线性编辑》升级为《智能视频编辑技术》,增设《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》等课程,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 “大实践观” 重构课程体系,将《电视编辑》《非线性编辑》整合为《全媒体智能编辑》,并新增《AIGC 短视频创作》等课程,强化智能工具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聚焦数字化转型,增设 “虚拟服装设计”“寒地功能性服装设计” 等课程,构建 “理论 + 数字技术 + 产业实践” 的培养链条。表演专业则突出舞台与影视表演融合,新增《AI 赋能的播音创作》《视觉形象设计》等课程,强化人机协同创作能力。

教学副院长赵爱华强调,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衔接,确保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系统性;加强跨学科融合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,各专业要以此为契机,强化 AI 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,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。
此次审核会的召开,为艺术学院 2025 年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方向,将有力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来源:白晶
初审:赵爱华
复审:付钰涵
终审:刘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