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定位
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——吉林省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依托于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学科,涵盖数字媒体艺术、环境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等研究方向,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,“立足行业,服务地方,突出特色”。旨在融合先进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于一体,将吉林省的民族文化、民俗文化、民间艺术、自然景观进行数字化表达与虚拟展示,并通过官方平台、自媒体、新媒体等形式进行传播,促进、旅游资源开发、城市形象传播以及地方经济发展,并为吉林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支持。
二、发展目标
研究基地以吉林省民族民俗文化为主要研究领域,以数字化展示与传播、虚拟与交互设计为主要实现手段,通过将吉林省的民族文化、民俗文化、民间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丰富艺术设计内容与形式,拓宽传播途径,提高传播效率,将吉林省的民俗文化、地域特色与优势推向全国。
在对吉林民族文化的数字虚拟设计研究过程中,突出各研究方向的特色与优势,增加与国内各高校、研究机构的交流,拓展国内、国际的学术交流渠道,将基地建设成高水准的研究平台,建成省内知名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基地。
三、研究方向
本基地主要针对东北地域尤其吉林地区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继承、虚拟数字化展示、发展与传播进行深入研究。形成以下三个研究方向,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如下:
1.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
(1)吉林民俗文化交互产品的创意与设计;
(2)吉林冰雪文化数字展示与传播;
(3)吉林民俗文化主题影视创作;
(4)松花江流域声景生态的记录、虚拟再现与传播。
2.环境设计方向
(1)吉林乌拉满族传统居住文化研究与数字化展示;
(2)吉林民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;
(3)东北地区人居环境虚拟交互设计。
3.视觉传达设计方向
(1)吉林地区民俗形象的视觉设计与数字化表达;
(2)东北地域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;
(3)东北地区民间艺术的图录收集、整理与虚拟交互展示。
四、团队研究人员情况
基地主任:路鹏 教授
基地秘书:宋慧 副教授
研究基地目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20人、博士学位教师9人,在读博士4人。
